肺癌有三大类治疗前须分清
2022-04-19 18:33:11 来源: 南昌肿瘤 咨询医生
肺癌有三大类 治疗前须分清
[标签:url]
[标签:科室]
摘要:我国每年有65万新发癌症病人,其中大约85%都是非小细胞肺癌。由于肺癌早期症状发病不明显,患者发现病症时大多已是中晚期,因此我国肺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16.1%。专家介绍,肺癌患者在确定治疗方式之前,首先要分类,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。
三类肺癌
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各不同
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、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介绍,现在一个确诊肺癌患者在决定治疗方案前,首先要搞清楚到底属于三大分类中的哪一种。三种肺癌的发病机制不同,治疗策略也不一样。
一种是已知出现基因突变的,50%的肺癌病人可以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突变,靶向药物厄洛替尼针对此靶点,对于这类肺癌有效。“但临床很多病人,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求用靶向药物,如果不存在基因突变就用靶向药物,其实就是"浪费钱"。”吴一龙说。
第二种是鳞癌,已经非常明确与吸烟相关。目前鳞癌的治 果十分不满意,只有传统的手术、化疗和放疗药物。
而第三种是腺癌,目前治疗的手段比较多。
生成血管
是 的本性
吴一龙介绍,血管生成是 的本性之一。 特点是无限制地生长,通过血管吸收氧和养分。如果没有血管, 长到一定程度时就无法增大。于是, 自己会产生大量的血管内皮生成因子进入血液,促进 生长。
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 科主任、同济大学肺部 研究所所长周彩存教授也表示, 是因为其血管生长能力,因而会产生转移、耐药、复发,因此, 治疗往往不能手术一切了之: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大量分泌以后就诱导血管生成,但是这个血管生成不是正常的血管,是杂乱无章、结构也不完整的血管,因此这些新生成的血管处于缺氧状态,为了改善血供便接连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来生成新血管,但缺氧越来越严重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如果血管生成能力控制好了,绝大部分 就可以很好地控制。”
如今,科学研究已经正式发现, 的发生发展不仅与 细胞本身的增殖有关, 周围“微环境”的变化也是一大重要因素。通常,存在于恶性 周围大量异常的血管形成了一个失衡的代谢微环境,这将加速 疾病的发展。
低收入肺癌患者
可申请药品援助
日前,贝伐珠单抗通过了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,可以用于我国晚期、转移性或复发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。贝伐珠单抗是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,通过抑制新生血管,退化现有血管以及抗血管通透性,使失衡的 微环境重新获得平衡,从而帮助化疗药物等治疗药物更好地作用于 。不过,有咯血症状、 侵犯大血管、血管栓塞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心肌梗塞或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,不适宜使用这类药物。
推荐阅读:
甲状腺癌早期的症状特点
认清黑色素瘤与痣的区别
早期咽喉癌的5大症状
子宫癌的早期有多少特征
频繁打嗝可能是胃癌症状
TAG:
上一页:肺癌有三大敌军每天坚持吃
相关阅读
- 2022-04-19肺癌综合治疗是什么呢
- 2022-04-19肺癌综合治疗方法
- 2022-04-19肺癌综合治疗之路独领风还是并驾齐驱
- 2022-04-19肺癌综合治果好
- 2022-04-19肺癌绝望一个关于希望和生存的故事
- 2022-04-19肺癌给患者的危害有哪些